新闻中心

住进养老院,重庆前首富,彻底想开、放下了

原标题:住进养老院  ,住进重庆前首富,养老院重彻底想开、庆前放下了

特别能拿得起,首富放得下 。彻底

文 | 华商韬略 王又新

8月底,想开85岁的放下重庆前首富 、力帆集团创办人尹明善,住进亲自把自己送进了养老院。养老院重一生都在自强不息的庆前他  ,对外给出的首富理由是:不给儿女添麻烦  。

3年前,彻底82岁的想开他还亲手向法院递交了力帆集团的破产申请书。那期间 ,放下老爷子每天都会到公司上班,住进而传说中的尹公子,尹明善的独子尹喜地则常常不知所踪。

【1】

尹明善1938年生于重庆长江边的一个小镇 ,当时,家里的条件还不错 。

但这个家庭,最终让他吃了几十年的苦 :先是因为成分不好,被赶到农村;然后因为成分不好,学习再好也读不了大学;再然后被关进大牢,劳动改造。

直到1979年被平反 ,已经 41岁的他,人生才看到希望。

1983年2月,重庆出版社公开向社会招聘编辑,念书时成绩好,劳改时还苦学英语的尹明善得到了这份工作 ,而且很快被提拔为重庆出版社副社长 。

这期间 ,下海经商热慢慢升温 。

眼见很多人开始腰缠万贯,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却只够买一张重庆到北京的机票,尹明善做出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决定——

“下海” 。

1985年底 ,他从熟悉的开始 ,创办了重庆职业教育书社。挂的是“社”字 ,但也就是倒腾点图书买卖 。一个读书人成为一名书商 。

当时 ,他已47岁 。

知天命之年 ,才找到心仪的航向,尹明善披星戴月,励精图治。

展开全文

因为是老本行,他很快就闯出一片天  ,由其主编的《中学生一毛钱丛书》一出手就大获成功,很快卖出超千万册,在图书市场一炮走红。

更重要的是,他一举赚了60万 ,在年近半百时赢得了人生第一笔“巨款” 。

【2】

1992年 ,尹明善已经是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书商,但他面临着一个不可突破的难题 :主渠道永远被新华书店这位老大霸着 ,他做得再好也只能排第二 。

看到天花板的他 ,坚信做书商不会有大前途,决意寻找更高的舞台 。

思虑清楚后,尹明善果断停掉了已经收入稳定的图书生意 。

那之后 ,他涉足过香烟市场,做过服装生意,但都不合心意。

直到一次偶然,尹明善眼睛一亮 :

一位摩托车老板告诉他,自己每月要几百台发动机 ,但要么是从日本进口  ,价格极高 ,要么在河南购买 ,价格相对低但却质量差。

重庆曾是重要的军工城市,工业基础雄厚,当时已是全国摩托车生产基地 ,不仅拥有“嘉陵” 、“建设”这样声名显赫的摩托车品牌企业,还有许多生产销售维修摩托车配件 ,以及整车组装的小企业。

更重要的是,当时的摩托车市场一派繁荣 。

如果自己能做出摩托车发动机 ,岂不是个大生意? !

跟热门 ,不做冷门生意 ,这是尹明善的一个生意经 。后来的对外分享中 ,他曾多次强调,尤其中小企业,创业起步更要跟热门 ,要扎堆,经济学上称作“聚集效应”。

1992年 ,54岁的尹明善再次创业 ,一头扎进摩托车这个热门里。

他在重庆郊区农村租下一个房间作为车间,成立了重庆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(力帆集团前身),开始制造摩托车配件  。注册资金为20万元人民币,是他折腾一番之后还剩的全部家当。

【3】

开业第一天,尹明善手下仅有9人。站在不足40平米的车间里 ,他向这9名职工“大放狂言” :

我一定要创造出全中国 、全世界都没有的发动机。

两年后 ,尹明善的研究所开发出了四冲程100型发动机 ,写下中国摩托车行业的一页新历史。

随后,他们又相继开发出90 、100型电启发动机。

再之后,他自己做摩托车整车 ,而且依靠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优势,很快打造出知名名牌。

依靠摩托车的高速发展,力帆也从小作坊变成了行业大巨人 。

2000年,62岁的尹明善以5.5亿元个人净资产荣登2000年福布斯50位中国富豪排行榜 。

同年8月 ,他还用5580万元买下了寰岛俱乐部,将其更名为“重庆力帆足球俱乐部” ,并于当年在四万球迷的雄起声中 ,夺得西部球队有史以来第一个冠军。

2003年 ,65岁的尹明善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商 。

人生巅峰时刻,他却找到当年做图书的感觉 :摩托车的空间有限了,中国未来最有前景的工业应该是汽车 。力帆  ,必须做汽车 。

于是,年过六旬的尹明善再次创业 ,并且挑战起更大目标 :

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。

过程中,从资质到技术,尹明善发现自己低估了汽车的复杂性:“从两轮到四轮 ,隔着千山万水 。”

但他还是认准了目标,要干到底,因为他坚信 ,这条道路的方向是正确的 。

2005年10月 ,中央明确提出要鼓励自主创新 ,力帆终于等到机会 。

当年12月19日,力帆轿车取得国家发改委核准的准生证,成为继吉利 、奇瑞、比亚迪之后 ,又一家被承认的自主品牌轿车生产企业。

2006年1月19日,力帆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力帆520全球上市 。

2010年11月25日,力帆更在上交所成功挂牌 ,开启国内民营车企A股上市的先河 。此后不久 ,尹明善家族以超过110亿账面身价,成为重庆首富  。

但上市后的力帆,业绩一直不理想 ,越来越困难。

困难之下 ,尹明善依然激情不减。一边努力推新车,试图改变业绩,一边艰难转型向新能源 。但这些努力都变成了 ,越努力 ,越失去。

2019年 ,力帆的汽车销量由此前的10来万辆跌到了2万多辆 ,集团的一些其他业务诸如金融  、地产等也都危机乍现,81岁的尹明善再次走入至暗时刻 。

此后不久 ,力帆彻底停摆,走入司法重整程序  ,白发苍苍的尹明善又开始了千言万语,千方百计  ,千山万水和千辛万苦。

但这次,为的却不是创业 ,而是告别 。

最终 ,吉利汽车与重庆两江新区共同发起设立30亿元满江红投资基金,以持有上市公司力帆股份29.99%股份的方式 ,接手了。

坊间甚至有传言,李书福不但出手收购 ,而且刻意给了更高价格,是为了表达对尹明善的敬意,让他安度晚年 。

而时光倒退20来年 ,吉利和力帆 ,正在摩托车领域打得头破血流 。

吉利入主之后,力帆股份曾有过一次更名  ,但力帆二字仍被保留下来 ,从力帆股份改名为力帆科技 。

如今 ,融入吉利汽车  ,扭亏为盈的力帆科技,已成为吉利的换电新能源平台,以及主打B端运营车辆的枫叶汽车品牌的运营主体 。

去年 ,力帆科技还与吉利集团联合成立了睿蓝汽车,继续向家用轿车进军 。

但这一切  ,和尹明善已经没啥关系了 。

【4】

尹明善有一对儿女,长子尹喜地 ,次女尹索微。

力帆尚还如日中天之时,外界就曾不断猜测 ,谁会接班。

尹明善也曾多次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。大意是 :儿女如果能干,肯定不会故意放着不用;儿女如果不能干 ,那就从外面找人 。

2015年6月8日,这个答案终于揭晓。

当天,尹明善一口气放了两个大招 :

一是启动了“力帆i.Blue1.0”新能源战略,宣布已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52亿元的真金白银,是力帆在新能源领域从未有过的大手笔。

二是在与力帆集团总工程师陈卫 、总裁尚游 ,一起按下启动i.Blue 1.0 战略的按钮后 ,他拉着两人的手举过头顶,对所有人宣布 :

“他们就是力帆的接班人!”

对了解力帆和尹家的人来说  ,这个决定已经不是意外。

因为,在接班问题上 ,女儿尹索微不是培养对象,而那个被努力培养过的儿子尹喜地,实在不像是一个能干的接班人 。

尹喜地曾被尹明善安排从销售干起,一步步在集团历练  。

摩托车业务高峰时 ,力帆的5家工厂 ,其中3家都是尹喜地打理 ,2010年 ,39岁的尹喜地还出任了力帆足球俱乐部董事长 。

但尹喜地的这些工作干得一般般,关于他,最出名也就只有那个传说:

以天价成为中国第一位布加迪威龙车主,提车当天,从机场高速狂飙回市区,全程专业摄影师和航拍队跟拍,此后不久,又在高速上飙车 ,被交警处罚 。

媒体追问“花了多少钱 ?”尹喜地洋洋得意 :

“原价3000万 ,加税3800万 。”

面对这样的儿子,尹明善一定是头疼不已,但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

或者说,他可能也发自内心地 ,不想非得让儿子怎么样 。

从早年的暗无天日  ,到后来的创业艰难,他恐怕比大多人都对工作 ,生活 ,人生,幸福这些东西 ,有自己的定义 。

一位见证了力帆重整过程的人曾告诉我 ,尹老爷子特别能拿得起,放得下 。这也是力帆相比其他遇到困境企业而言,能更快重整与重启的关键。

一个佐证是,力帆破产的过程中,尹明善还在三联书店,出版了他的首部随笔文集:《芭蕉飕飕》。

这次进养老院 ,他的说法则是  :“我儿女双全,房子也很大,有钱居家养老,什么都不愁。但80岁后 ,我慢慢改变了我的养老观念……无论多大年纪 ,我都要爱我的子女,少给子女添麻烦,甚至不给他们添麻烦 。”

当然了 ,他住的也不是一般的养老院 ,而是泰康旗下的养老院渝园 。经过多次调查了解之后,他确信,住这个养老院 ,会比自己在家里要好得多 。

▲图源泰康之家渝园

从现场照片看,白发苍苍的尹明善 ,依然是精气神十足 。力帆重整之后,曾有人认为,尹明善或许还会再次上火线,重整家族与企业。

现在看来 ,他是彻底想开,彻底放下了 。

——END——

欢迎关注【华商韬略】,识风云人物 ,读韬略传奇 。

版权所有,禁止私自转载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

如涉及侵权 ,请联系删除

上一篇:这么可爱的狗可惜了!长大后当作肉狗卖,背后故事让人很心酸! 下一篇:沃尔沃XC60S90用品改装内饰专用装饰配件迎宾踏板后备箱护板改装

Copyright © 2023 ysl欧洲官网入口-搜狐百科 版权所有   网站地图